这7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分别为《冻虾仁》《调制即食水产品》《冷冻调制海水鱼制品》《食品工业用柑橘囊胞》《凉拌菜》《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卫生标准及规范》和《龙头鱼中内外源甲醛的检测判定方法》,通过两个月公示后正式施行。
事实上,食用油市场中份额超过30%的调和油乱象丛生,亟待国家标准予以规范。王瑞元认为,少数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出现混淆概念、随意冠名、以次充好等问题。中储粮油脂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说,他们在市场上做过的一些调查分析发现,有的产品中花生油和芝麻油两种成分加在一起往往不足10%,但却叫做“花生调和油”。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制定印发《浙江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滥用含铝膨松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12年8月至12月在浙江省全省范围内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滥用含铝膨松剂专项整治。
卫生部1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介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对指导公众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营养标签国际普遍采用,是向消费者提供规范的食品营养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多数国家都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标准或法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74.3%的国家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
今年5月24日,云南省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决定将条例草案增列为2012年省政府立法计划项目,并要求年内出台。6月4日,省政府成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法制办组织省卫生、农业、商务、质监、工商、省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起草条例草案。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立法调研,并专门听取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人民政府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形成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云南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整顿,保持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
《管理办法》指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包括食品及原料、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与规程等食品安全技术要求。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需要在河南省境内统一实施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但是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7月1日之后出厂销售的有机产品将统一加施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含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唯一编号(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标识)。有机码是国家认监委根据获证企业的产品数量和类别定额控制发放的,相当于该产品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可以根据编号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上查询产品的真伪及对应的每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和生产企业。
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新近组织召开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对《现制饮料》、《中央厨房卫生规范》、《餐饮服务团体膳食外卖卫生规范》、《火锅中罂粟碱等的测定液相-串联质谱法》等四项地方标准等进行审议。4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均通过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