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材料生产企业分析
2010-2011年中国重点化学原料药品种出口额统计 2010与2011年中国重点化学原料药品种出口额统计情况如下表,其中肝素出口额同比下降23%。
孙志刚介绍,2012年到2015年的医改工作将主攻方向进一步聚焦到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三个重点。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加大投入。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全科医生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医疗IT主要是指医院内部的IT管理项目,这需要在医院的局域网上搭建系统,或根据医院需求同外网连接。移动医疗是我们系统的一个选配,比如说用iPad查看病人的影像资料,或者病人回家以后用iPhone记录自己的病情,阵痛等等发送给医院的医生。这是一套软件系统,但是部署的时候还需要搭配服务器,交换机,工作站等等硬件。一般来说,硬件和软件大型IT公司都能做。
在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中占主要份额的医用电子仪器可分为心电图及其它电图机、监护仪器、电子治疗急救装置、电子压力测定装置、血流量容量测定装置等几类。其中心电图及其它电图机所占比例最大,2012年占医用电子仪器市场份额的26.3%。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尚未建立。产业集群内部大多数企业分散独立,“小而全”状况使组织程度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建立起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联合生产网络。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动良性发展的中心卫星工厂制度也推广不够。
对于承办方式,各地明确由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并普遍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青海、山东、重庆等省份实行统一招标确定两家以上保险公司,分区域承办。报销时,青海、广西采用“一站式”服务,建立经办信息平台,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医疗机构按照基本医保制度规定给予报销后,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及时给予大病医疗费用报销,不用再跑到商业保险机构报销。
尽管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在快速发展,但其仍存在区域和各层级医院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改善信息系统的兼容性,体现规划的顶层设计、理性进行投资发展等方面
国家中药材产业中长期规划 随着十八大结束和“两会”即将召开,预计2013年国家新的中药材产业中长期规划有望出台,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从 “十二五”规划中早已初建端倪。即以中医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国家必将加快对中药材这个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提升,改变生产流通模式应是其核心工作。具体到措施上,基础支撑体系应包括种子种苗技术服务、生产基地建设、信息服务、产销对接服务和仓储物流服务等方面,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将进一步弱化甚至替代传统交易环节。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间商必须迟早考虑如何提档升级,转变经营模式和观念
中药材刚性需求继续增加,中药板块异军突起 中药材需求刚性增长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全球健康经济时代来临,天然、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民众收入水平提高,国内有效需求稳步增长;三是政策推动,例如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对西药抗菌素的限量使用等。据网上数据显示,近三年同期指标中,中药材板块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7.60%,遥遥领先于其他医药行业。其中,天士力、同仁堂、云南白药、康美药业等行业巨头在2012年经济环境回落的情况下,均实现了较高的企业收入;而据中药材天地网统计,2012年800家核心产地合作社、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