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到底怎么了?

Ray雷电竞iOS官网 www.getcxbot.com2014-10-28 08:15:25
内容摘要:油价到底怎么了?
相关参考报告:

  近日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让许多分析家和投机客大跌眼镜,正如权威性杂志《石油展望》所统计,自6月中旬至今,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高位下跌了22%,伦敦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更高达25%。

  进入10月以来,油价更跌出一泻千里之势,两个半星期时间,每桶单价竟跌了15美元之多,纽约原油期价盘间一度跌穿80美元/桶大关,尽管10月17日勉强走出探底反弹行情,纽约商交所NYMEX轻质低硫原油11月交货价格勉强收在82.75美元/桶价位上,但市场的恐慌气氛并无多大扭转。

  即便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仅仅扭转了油价向150美元/桶高位冲刺的趋势,在长达数年时间里,原油价格始终在100-120美元/桶的高位上徘徊,如今到底怎么了?

  一些分析家指出,本轮油价暴跌是从今年初夏开始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超经济”层面的。

  所谓经济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供需平衡出现了微妙而重大的变化。

  首先“供应”层面:利比亚国内的乱局虽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但并未如某些分析家所预料的,对全球原油市场的供应量产生巨大负面影响,恰恰相反,冲突各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纷纷加大了控制区内原油开采、出口力度、原油产量、出口量不跌反升;伊朗核问题一度是全球原油供应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但自去年底以来这一问题的紧张程度有所缓解,美欧、尤其欧盟针对伊朗的制裁措施也开始松动,这无疑意味着在全球原油供应“池子”上,又打开了一个大阀门。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介入。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就刻意控制国内原油产量,并禁止原油出口,但这项维持近半个世纪的政策今年6月已被扭转,原油出口业已恢复,而原油产量则在上周创出1985年6月以来新高(895.1万桶)。尽管美国原油出口很大程度上仅具有象征意义,尚不构成对市场的直接重大冲击,但这对于同样是“符号经济”的期油价格而言,分量已经足够了。

  再看“需求”层面: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对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的降低,和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提速,都让市场对未来原油需求量的预期大幅度降低。尽管美国近期的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人们对其指向尚有很大分歧,但乐观情绪已远不似今年上半年那样高涨;欧洲和日本,前者在上半年被不少专业人士看好“强势复苏”,后者因“安倍经济学”的过于乐观到半年后“无论怎么刺激也没多大反应”的经济麻木,以及重新抬头的债务隐患所压制,近期欧洲债券市场异动,股价更创出“八连跌”的糟糕纪录。一度被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也似无法重演08-09年力挽狂澜的一幕。

  页岩气的开采尽管如今看来,仍有许多不明朗、甚至自相矛盾的说法,但作为全球原油市场最大买家之一,美国的需求量预期显著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统计显示,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从60%降至30%。

  “供应”一方有增无减,“需求”一方却有减无增,虽然如前所述,这些供需方面的因素,许多都存在不确定、不精确的因素,但期油市场本就是大宗商品市场中杠杆度最高的,“炒预期”、“炒概念”甚至借题发挥,是这一市场的常态和拿手好戏。

  法国Belaco Capital资本管理公司主席拉塞尔等指出,如今很少人再谈论什么“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相反“日本综合征”(零增长零通胀)成为欧洲等地人们的普遍担心,对经济前景预期的悲观自然会体现在油价上,国际能源署最新估计就显示,全球每天原油供过于求达50万桶之多,尽管相对于每天9250万桶的需求量不过九牛一毛,但心理冲击却不可低估。

  而在“超经济”层面则更微妙复杂。许多分析家指出,由于“盈亏平衡线”差异巨大,产油国之间对于油价的底线并不统一。按照德意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分析推断,俄罗斯需要将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才能保持预算平衡,而俄罗斯联邦财政部的计算是96美元/桶。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需要120美元/桶;而刚刚被制裁和禁运重创的伊朗需要更高水平的单价,有说法是140美元/桶的;但科威特的盈亏平衡线则只有不到80美元/桶;沙特则只有60美元/桶上下。正因如此,俄在欧亚峰会上谈及油价问题显得颇为激动,伊朗和委内瑞拉更呼吁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限产保价问题,而利比亚只需要90美元/桶,科威特则表示,在美俄不断增产的情况下,油价能维持每桶76-77美元的价格就算是不错了,产量占欧佩克近1/3的沙特更多次重申“低油价可以接受”。11月27日,欧佩克将在维也纳开会,届时油价问题将成为瞩目焦点,但倘若目前分歧状况持续,会议将注定无法达成共识。

  当然,任何时候都少不了“阴谋论”的参与,对于石油这种屡屡被当做“战略武器”的战略物资而言就更是如此。《华尔街日报》以及在石油市场领域素有“小道消息靠谱率第一”之称的博客Zerohedge,近日都绘声绘色地宣称,油价的持续暴跌,和美国、沙特两家的台下算计有关。按照这种说法,美国和沙特达成秘密协议,希望借助“石油武器”打压伊朗和俄罗斯,从而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令两国无法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

  目前此消息难以求证。不过,就美国而言,借“石油武器”对付伊朗、支援叙利亚反对派的动机未必充分,但以之削弱俄罗斯的考量却未必真的没有,不过其理由恐不是、至少主要不是叙利亚问题,而是乌克兰危机,甚至更高战略层面上的考量所决定的。种种迹象表明,通过期油杠杆压制俄罗斯经济表现,从而削弱俄国力、能动性和竞争力,是远比其他制裁甚至军事手段更有效的“制俄良策”。

  对于沙特方面而言,甚至并不十分讳言自己的确在操控油价。沙特石油和战略政策展望中心董事长拉希德·阿班米承认,过去3个月油价每桶单价下跌逾20%“与沙特的取舍不无关系”,但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动机却未必是“叙利亚因素”,而是如《金融时报》等媒体所言,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它产油国、尤其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那么,如今的油价下滑趋势究竟会维持多久?

  一些分析师如《石油展望》的卡尔·拉里等认为,全球经济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不乐观,原油市场的反应有些过度,市场价格则已经超跌。随着油价走低和冬季即将来临,许多国家和大企业逢低吸纳过冬原油储备,将有助于原油市场价格的稳定。但另一些分析师则认为,鉴于经济、“超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性,油价下跌可能是漫长的过程,市场需要几年、而非几个月时间才能稳定下来,如今的下跌“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至于油价走低的影响更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即对那些将原油出口当作自身经济支柱的国家而言,油价的长期低迷将是灾难性的。高盛日前出台的一份报告认为,短期内油价下跌有助于刺激能源消费,原油价格每下跌10%,成品油消费需求就会增长15%。但长远看,油价疲软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不过许多分析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指出,不论战后西方经济的复苏、日本和“四小龙”的崛起,还是俄罗斯之外各“金砖”的经济腾飞,都是建立在低油价的前提上,而非相反。

本文链接: //www.getcxbot.com/hynews/112672.html
下一篇:史上最牛团队
关键字:油价

版权声明

Ray雷电竞iOS官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Ray雷电竞iOS官网 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Ray雷电竞iOS官网 。

相关阅读:

  • 报告
  • 数据
  • 市场
  • 新闻
  • 政策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