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实现卫星"空中加油":仅少数国家能做到

Ray雷电竞iOS官网 www.getcxbot.com2016-07-01 13:26:49
内容摘要:资料图:卫星都需要进行轨道维持,因此会不断消耗燃料,尤其是侦察卫星一类的低轨卫星,轨道机动更是频繁,燃料消耗直接制约卫星寿命,很多卫星哪怕是所有部件都正常也因没
相关参考报告:

资料图:卫星都需要进行轨道维持,因此会不断消耗燃料,尤其是侦察卫星一类的低轨卫星,轨道机动更是频繁,燃料消耗直接制约卫星寿命,很多卫星哪怕是所有部件都正常也因没有燃料只能被废弃,使用成本因此很高。一旦能实现太空加油,将极大提高卫星在轨寿命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科技日报长沙6月30日电 (特约记者王握文 记者唐先武)记者30日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自主设计研制、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实验载荷,已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管理与加注、高精度推进剂测量等9项在轨试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收到的遥测与数传数据表明,我国首次卫星在轨加注试验取得成功。
“天源一号”是我国首个卫星在轨加注飞行试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自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后的几天里,“天源一号”根据预定计划进行了卫星在轨加注核心关键技术试验与验证,获取了3种贮箱加注全过程的完整视频和相关试验数据,加注过程稳定,测量与控制精度高,实测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卫星在轨加注类似飞机空中加油,通过直接传输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气、液补给,可大幅延长卫星在轨寿命,提高卫星机动能力。据测算,如果给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补给60公斤燃料,即可延长卫星寿命12个月,创造近亿元的经济价值。因此,卫星在轨加注一直是国际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仅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开展过此项试验。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国内多家优势单位,对“卫星在轨加注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在“微重力条件下流体迁移及稳定性分析”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先后攻克卫星可靠对接、管路高效密封、推进剂稳定传输及精确测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30余台套地面原理样机,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承担“天源一号”研制任务的是该校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在读研究生占70%。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他们立足前沿、大胆创新、顽强拼搏、集智攻关,在卫星在轨加注研究领域突破掌握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链接: //www.getcxbot.com/hynews/126157.html
关键字:卫星空中加油

版权声明

Ray雷电竞iOS官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Ray雷电竞iOS官网 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Ray雷电竞iOS官网 。

相关阅读:

  • 报告
  • 数据
  • 市场
  • 新闻
  • 政策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