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测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Ray雷电竞iOS官网 www.getcxbot.com2019-07-09 14:20:18
内容摘要:智能微电网是将新能源发电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和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的新型 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网的电能损耗、减少 对环境影响的特点,主要应用在难以接入大电网的海岛以及山区、大学校园,以及少部 分社区或城市,以实现社区或城市的智能化。

1、影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测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测服务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该通知中提出:清理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不利于检验检测市场健康发展的规定,减少检验检测项目的行政许可,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机构,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该《通知》的颁布为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对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15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列为高技术服务业,体现了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的重视和支持。检验检测行业已成为中国发展前景好、增长速度快的行业之一,其中第三方检测机构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

2016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大力培养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提出要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培育一批操作规范、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

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与支持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2)国内电力行业持续向好发展,为电力设备检测业务的壮大提供动力

①国内宏观经济概览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0.03万亿元,较上年实际增长6.6%。在工业增加值方面,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9.22万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30.52万亿元,增长态势明显。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

②电力工业行业发展概览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产业。我国早 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发展方针,发电量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升。从各 时期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发电量的增速与GDP 的增速保持了大致相同的趋 势,国民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历年发电量
我国GDP增速与电力生产总量增速

③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概览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受应用领域需求 向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重大装备技术突破、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加快等利好因素影响, 我国已进入世界电力装备制造大国行列。2015 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电 力装备产业是规划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之一。未来随着国家不断增大对电源、电网的建 设投入,电力设备的市场需求还将明显增长。

电力设备产业是公司主要下游产业,电力设备产业的不断扩大为电力系统二次设备 检测服务业孕育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WIND 资讯显示,2007 年以来主要电力设 备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增长率如下:
电力设备主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规模

(3)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新能源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根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8 年度全社会用电总量达到6.84 万亿千瓦时,传统的 火力发电已经难以满足国民对电力的需求。随着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微电网等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①风力及光伏发电行业得到大力支持,新能源控制设备检测保持充沛需求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16 年制定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加 快完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统筹本地市场消纳和 跨区输送能力,控制开发节奏,将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到2020 年,风电装机规模 达到2.1 亿千瓦以上,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基本相当;明确要求优化太阳能开发布局, 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扩大“光伏+”多元化利用,促进光伏规模化发展,建立弃 光率预警考核机制,有效降低光伏电站弃光率,到2020 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1 亿千瓦以上,光伏发电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随着国家大力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 我国风力及光伏发电装机量逐年攀升。
中国风力及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随着我国风力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风力和光伏发电设备的产量不断增 加,并且市场存量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持续进行质量提升改造,新能源控制设备检测 市场将将随之持续增长。

②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快速发展,充电桩检测业务不断增长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 展,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从2011 年的5,579 辆上升到了2018 年的983,740 辆,增长态 势明显。
纯电动汽车销量

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需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15 年11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 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规划指出,2020 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 万个, 充电桩达到480 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接近标配的1:1。最近三年,中国电 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呈稳步增长态势,后续发展空间巨大,截至2018 年底,我国充电 桩数量为29.98 万个,具体情况如下:
我国充电 桩数量

2015 年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5 项电动汽车充电 国家标准,并于2016 年1 月份正式实施。新的国家标准推行之后,各电动汽车充换电 系统制造企业需要根据新标准更改相应产品,并需要重新检测是否能达到新的国家标 准,为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检测业务带来较多的检测业务量。当前我国正处在电动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的初期,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技术 标准随之不断更新。随着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不断发展和标准持续更新,未来期间相应 的检测业务将会持续增加。

③智能微电网发展得到政府支持,智能微电网检测市场不断扩大

智能微电网是将新能源发电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和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的新型 电网,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网的电能损耗、减少 对环境影响的特点,主要应用在难以接入大电网的海岛以及山区、大学校园,以及少部 分社区或城市,以实现社区或城市的智能化。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智能微电网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智能微电网行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15年7月,国家能源 局 《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组织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为新能源微电网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并在积累经验基础上积极推广;2017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微电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要积极推动典型示范,从微电网存在形式与功能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各类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对示范项目实行优先并网,优先纳入政策性资金支持。

近年来,智能微电网和配网智能化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微电网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智能微电网巨大的发展前景为检测机构带来新的检测业务需求。

2、影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测服务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电力设备检测需求尚待开发

电力设备的质量控制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包括:研发过程、元器件采购、样机设计、样机生产、样机定型、产品招投标、市场投放、试运行、产品维护以及产品退出等环节,上述各环节均可引入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目前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和用户对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意识较弱,电力设备检测主要局限在电力设备的样机定型和产品招投标检测业务环节,其他环节的检测发展较为缓慢,从而限制了电力设备检测的市场需求。

(2)人才供应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检测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实际操作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检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逐渐凸显,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受到人才短缺的制约。

 

本文链接: //www.getcxbot.com/qiye/311774.html

版权声明

Ray雷电竞iOS官网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Ray雷电竞iOS官网 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Ray雷电竞iOS官网 。

相关阅读:

  • 报告
  • 数据
  • 市场
  • 新闻
  • 政策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