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煤炭的流通环节对于山西的流通秩序和规范运行尤其重要。”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曲剑午说,多年来,传统落后的交易模式导致市场交易不透明,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价格反应迟钝,致使煤炭价格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煤炭真实信息,煤炭交易中产生了繁多复杂的中间环节,层层盘剥,不少利益落入了中间商的口袋,风险和压力却转嫁给煤炭企业。“我们交易中心既不属于买方也不属于卖方,是一个独立于供求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本身不参与煤炭交易。可以说,中立身份决定了交易中心业务的公平性,一定程度上
国家对特殊和稀缺煤类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总量控制、高效利用的原则,禁止乱采滥挖和浪费行为。此外,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的资源开发必须由中方控股。
此次发改委除公布了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的规定外,还同时公布了首批特殊和稀缺煤类矿区范围。该范围涉及北京、河北、山西等18个省区,其中山西有9家矿区入选,山东、新疆分别有5家矿区入选。
煤制天然气产量首入天然气五年规划。国家能源局昨天公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预计2015年末我国煤制天然气产量约150亿-180亿立方米。结合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审批进度和建设生产情况,率先投产的大唐发电有望占据上述产量的半壁江山。
各交易中心代表发言中谈到全国煤炭交易市场合作组织的成立,使煤炭市场建设的探索者感觉到了依靠,为大家搭建起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望合作组织在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的行业交易规则和发展规划,使各区域煤炭交易中心作为我国煤炭交易市场化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创新交易模式和方式,完善市场体制和机制。
刘先生也告诉,近几年的重点电煤合同已经意义越来越小,更大程度上正在演变为长期合同,发改委虽然多次出台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以减轻煤炭成本上涨带来的发电企业亏损,但是煤炭方面往往定量不定价,而且大量出现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政府对电煤价格的调控压力很大。
从规划目标看,煤层气发展规模领先页岩气。“预计2020年前,在非常规资源中,煤层气仍是主导地位,页岩气无法超越煤层气。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有作用,这是国家所鼓励的。另外,从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情况看,页岩气的生产成本低于煤层气,煤层气更需要国家财政支持。”李良介绍。
当前,煤化工示范装置需要优化升级。一些核心技术初次商业化,工艺流程和技术集成尚待进行优化,全流程选择也没有定型,在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许多工程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原料消耗、水耗、能耗等下降空间较大。
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进口煤4040万吨,占我国产量27.4亿吨1.47%,净进口503万吨更是微不足道。但2009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净进口10344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3.4%。2010年和2011年净进口煤分别为14580万吨和20753万吨,占当年原煤产量的4.5%和5.9%。2012年上半年净进口煤13404万吨,占我国原煤产量19.1亿吨的7%。
我国必须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才能与全球第三大煤层气资源储备国的地位相匹配。”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亮在日前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煤层气技术委员会首届年会上表示。